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破譯功慘遭破解

奮鬥一個星期,毅然決定認輸,不讀《語言的故事》這本書了。

我有個翻譯習性:翻什麼書,就看那一類的書。《伊底帕斯三部曲》書稿寄出去之後,我從2月27日開始翻譯 A History of Writing。就在那一天,我找到了華裔語言學家白馬禮(Mario Pei)所著語言學普及讀物名作 The Story of Language 的中譯本《語言的故事》,迫不及待要一睹為快。

作者廣博的語言學知識和深入淺出的寫法的確令人心曠神怡。可惜的是中譯本太煞風景了。譯者李慕白的翻譯方式就是人家常説的「直譯」,逐字按照字典的定義把英文「翻成」中文。這樣子翻出來的東西,讀者只要順著英文的語法去閱讀中文譯本,還是有可能看得懂,這是我閱獨翻譯書籍超過四十年累積出來的「破譯功」——破解翻譯腔的閱讀功夫。就吸收知識和擴大視野這兩個閱讀效益來說,「破譯功」還是可以有用武之地,雖然隨閱讀而來的美學趣味蕩然無存。

就是靠這一招「破譯功」,我總算讀到第187頁(全書總共665頁)。可是這一頁的第一個句子破解了我的「破譯功」,我寧可豎白旗:

意義與它的轉移是固定地連接在個人與大眾的心理狀態上。理智活動過程的科學仍舊是在
初期的階段,當我們發現在語言上有許多東西需要研究時似乎不應驚奇,如語言的起源與
發展成長,甚至它現在的演變,這些直到如今還未被澄清,也許永遠無法澄清。

意思其實不難理解:語言的意義隨著說話者的心理狀態(?)而改變,可是科學家對理智活動的研究才剛起步,因此有許多語言學的研究課題在目前仍摸不著頭緒,這說來不不為奇。就是因為連不難理解的句子也如此匪夷所思,我認為不該繼續浪費寶貴的時間。

讀到不知所譯的翻譯不足為奇,這一本不知所譯的翻譯能夠再刷(1980, 1989)也不足為奇,譯者當初被推薦翻譯這本書是因為他對於書中用到的「拉丁、西班牙、法國等文字……均有涉獵」(〈再版序〉1)也不足為奇。足以為奇的是,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上述的種種「不足為奇」到今天仍然不足為奇。對這個現象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老貓學出版》網站中的一篇文章〈為何壞翻譯始終無法絕跡?〉(http://b-oo-k.net/blog/blog.php/2006/108)。本文可視為該文的一個註腳。

或許我可以對老貓那篇文章提出一點補充:如果有相當比例的翻譯人、編輯人和讀者群修過我在東吳開課的〈翻譯賞析〉,老貓就沒機會寫那篇文章了,就算寫了也不至於有那麼熱烈的回響。寫到這裡,不禁擲筆三嘆:我那門課只不過是開在大二的翻譯入門!

2008年3月1日 星期六

《伊底帕斯三部曲》譯後感

摘錄自即將由書林出版的《伊底帕斯三部曲》
引論〈細讀伊底帕斯,流觀心靈地圖〉一文

站在台灣,放眼世界文學地圖,希臘悲劇位處偏僻的角落,這個不起眼的角落卻有一顆閃亮的明星——伊底帕斯。

的確,哪個讀書人不知道這個名字?可是,容我追問一句,你知道的是哪一個伊底帕斯?

一般讀者所知道的伊底帕斯,其實不過是透過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偏光折射的影像。佛洛伊德打破了「人是理性的動物」這個迷思,在改變現代社會對人性的根本看法的同時,也把伊底帕斯推到文明社會的鎂光燈下。要在鎂光燈下看清人物的原貌真相,根本是緣木求魚。

所以,我們需要這一本書,因為書中呈現希臘悲劇原典完整的伊底帕斯神話全貌,是夙昔典型的希臘悲劇詩人索福克里斯(496?-406 B.C.)取材於伊底帕斯家族的三部作品全譯本,是貫通古今心靈、串連中外心魂的一條神經索,是文明史的「心經」。這樣的一套三部曲,目前在台灣只此一家別無分號【1】。
【1. 這三部希臘悲劇的創作年代前後相差35年,因為不是在同一天接連演出的劇集,因此不稱為三聯劇。】


全方位譯本的特色

這一套三部曲不只是伊底帕斯神話原典原貌完整的譯本,另還提供了詳細的注釋,希望能幫助中文讀者的瞭解與欣賞。一如我在《奧瑞斯泰亞:逐行注釋全譯本》的作法,本書的注釋遍及瞭解希臘悲劇所需的相關領域,犖犖大者包括歷史背景、文學理論、詩體論、修辭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多方呈現文學之鑽面面發光的美感和閃閃發亮的質感,最最起碼可以有效避免霧裡看花的尷尬。《伊底帕斯王》特別值得我們採取那樣的高規格,否則無法迴避這樣的質疑:坊間書市已有《伊底帕斯王》現成的譯本在流通,為什麼還要浪費有限的翻譯資源出來湊熱鬧?

不妨舉實例回答前述的疑問。以詩譯詩是翻譯界有識之士的共識,也是當前譯壇的主流作法,可是這種翻譯方式吃力不討好,更不是每一個會翻譯的人都做得來的事。以詩譯詩有個基本門檻:翻譯者必須具備起碼的賞詩素養。而國內翻譯界最使人失望的一點就是,詩譯成中文往往變成散文的分行排列,詩味蕩然無存而詩意無蹤可尋,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翻譯者跨不過前述的基本門檻。雖然白話詩的格律不像古詩有嚴格的規範,魚目畢竟不容混珠。有個台大法律系的學生告訴我,他讀完我翻譯的《奧瑞斯泰亞》,最「感動」的是能夠從譯文看出詩的意境。且不談言之抽象的意境,此處只舉具體的聲韻、節奏、字義和修辭示例舉隅。

先說聲韻。《伊底帕斯王》924-6行一連三行出現相同的行尾韻,而且韻腳暗扣與主題息息相關的字根,這在不講求押韻的希臘詩相當醒目。我翻譯的這三行台詞,就如同我在譯注所作的說明,形(行尾出現重複的字眼)、音(押韻)、義(韻腳暗示主題)兼顧,這樣的成果,不要說其他中文譯本看不到,我所知道的英文譯本也沒見過。

我曾經在台北國際書展無意中聽到兩個青年學生的對話。他們手上攤開我用詩體翻譯的一部希臘悲劇,其中一個感嘆:「翻得是通順啦,可惜沒有押韻。」另一個附和道:「對呀,我就看過從頭到尾都押韻的。」他們不知道希臘詩不押韻,也不知道通順不足以為評斷譯品的標準,當然更不可能知道在處理形形色色的修辭手法時,韻腳的翻譯幾乎是最單純的【2】。比韻腳更難克服的是節奏,因為韻腳有形而節奏無形,無形就難以捉摸,捉摸不定就成了散文分行排列。在《伊底帕斯王》劇中,伊底帕斯追查兇手卻追到自己的身世之謎,經過一場唇槍舌劍【3】,真相即將水落石出,氣氛越來越緊張,單行對白眼看就要山窮水盡,詩人在1173-6行改用折行對白,透過對話雙方節拍的消長與節奏的變化產生柳暗花明的效果。這其中幽微意趣,我在譯注有所分析,讀者看了自然明白。用這樣的方式追求「忠於原文」的翻譯效果,向來是我以詩譯詩用力專精之處,特別值得推薦給有心的讀者。
【2. 我以詩體翻譯外文詩作,一貫秉持的原則是在譯文反映原詩的押韻模式。《情慾幽林:西洋上古情慾文學選集》和《情慾花園:西洋中古時代與文藝復興情慾文選》可證明所言不虛。
3. 戲劇術語稱為「穿針對白」,因為一來一往如裁縫穿針引線。下文緊接著提到穿針對白的兩種形態,單行對白是對話雙方各以一行台詞彼此交鋒,折行對白是你一來加上我一往構成一個完整的詩行。】

從事翻譯就是在進行跨文化的溝通,對翻譯有深刻體驗的人必然明白「翻譯即詮釋」的道理。翻譯得要先理解原文,然而翻譯者所理解的原文其實只是他個人對原文的詮釋;接下來,翻譯必定以譯文呈現,而翻譯者所呈現的譯文正是反映他個人對原文的詮釋。從在原文與譯文之間出出入入的結果足以窺探許多玄機。《伊底帕斯王》915-6行透露伊底帕斯之所以為人上人的思維方式:一般人只活在當下,因此看不出「歷史」(包括個人的歷史與社會的歷史)可以有意義,伊底帕斯卻總是藉由回顧過往的經驗以明瞭當下的處境,可是他也知道自己不是先知,因此不可能預知未來。然而,他不甘於只活在當下。這就是伊底帕斯所體現生而為人的悲劇命運:我們總是,甚至往往不得不,懷抱「鑑往知來」這樣一個誘惑無窮卻虛無飄渺的希望。讀者看我的譯注即可明白,不同的譯文可能把讀者牽引到不同的方向,差別之大甚至可能南轅北轍。

即使做出相同的翻譯詮釋,即便是採取同的翻譯策略,譯者對原文的理解仍有可能大大影響讀者所能透視的歷史縱深。試以《伊底帕斯王》639行為例,中譯本普遍稱尤卡絲妲為伊底帕斯的「姊姊」,在這樣的共識中,我和胡耀恆同樣採取逐行注釋的翻譯策略,同樣引用到劍橋希臘拉丁古典叢刊 R. D. Dawe 編校評注本的見解【4】。然而,「姊姊」一詞的希臘文可以同時指涉兄弟姊妹四種稱謂中的任何一種,我的譯注針對這個稱呼的希臘原文所做的解說足以擴大讀者的視野,把劇本的透視縱深從公元前五世紀往前推到歷史之初父系宗法繼承制剛取代母系氏族繼承制的過渡階段,也因此把本劇的主題從個人的悲劇命運擴及於父系書寫面臨母系禮法的困窘,進而點明《伊底帕斯王》劇中隱而不顯的兩性衝突母題。這一來,希臘悲劇從《奧瑞斯泰亞》經《安蒂岡妮》到《伊底帕斯在科羅諾斯》(下文簡稱《科羅諾斯》)一系列涉及兩性衝突的劇本頓然有一脈相承的軌跡可尋【5】。透視觀不同,觀者所見的意境自然有別。打個比方來說,讀《紅樓夢》只看到榮寧二府的衰敗沒什麼不對,如果進一步觀照青梗峰下頑石的來處與去處,所見所識當然廣開一境。
【4. 但是胡耀恆的譯本沒有注明引述來源。除了 Dawe,他的譯注另又多方引述 C. J. Hogan的注疏,也是沒有注明出處,只在書末含糊籠統列出參考書目。
5. 這裡說的「兩性」是廣義的「陰陽兩性」,包括男人與女人、男神與女神和天神與地祇。】

其實,翻譯境界的高低,小處著眼也不難判明。例如《伊底帕斯王》1196-7行,歌隊把伊底帕斯比喻為射箭手,羅念生、劉毓秀、胡耀恆的中譯本一無例外,都說伊底帕斯的射程比別人遠。其實射術有高下之分並不在於射程的遠近,重點在於是否射得準,所謂「神射手」正是這個意思。對古典文學稍有涉獵的人必然知道,神射手意象是希臘文化的基本母題,此一母題和希臘倫理道德的「中庸觀」密不可分,箭射得遠其實過猶不及,不足以為讚美之詞。歌隊的譬喻是在讚美聲中隱含警示,我的譯本說他的射術「技巧高超」適足以表明這樣的雙關義(詳見我在譯注的解說)。這個例子提醒我們,翻譯工作者所面臨的文義脈絡絕不只是一段文字、一首詩或一部作品,而是整個文化背景。

以上舉例應該可以說明這個譯本確有過人之處,雖不無老王賣瓜之嫌,但是有好瓜可賣的老王適度自誇並不為過,起碼可以為有意願閱讀曠世經典的讀者提供適度的踏板。我深深瞭解注解對一本書的「價值」是雙面刃。從商業利益來考量,越通俗化當然利基越大。問題是,除了極少數的小說和短篇詩作,經典作品從來就不可能通俗,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25個世紀以前用詩為雅典人寫的劇本,而戲劇在我們的傳統教育向來是棄兒。在另一方面,我也常常接到學生讀者的反應,提到我的譯注是他們閱讀過程中的及時雨,總能適時解惑並拓展他們的視野。此外,我更有個人的信念與願景。我深信人生的經驗欲求其免於淪為浮光掠影,唯有經歷積澱的功夫。咀嚼經典不失為實踐積澱之道,因為,只就一事來說,若非謙心萬谷藏,何緣得識巔峰一點狂?細嚼慢嚥才有品味可言,品味心靈之光小則可以豐富人生,大則可以促進個人對自己與對他人的瞭解,而人與人相互的瞭解無疑是社會和諧的基礎。這就是我的願景:透過翻譯經典作品推廣經典閱讀。我當然明白個人的力量縱使持之以恆仍有其限度,可是經典作品如果只一味拱在學術的象牙塔中,那是暴殄天物,所以一定要有人在象牙塔外積極播種。

在這個場合說出個人的心願與願景,不是唱高調,是有感而發。自從成為學術界的逃兵,我矢志翻譯十餘年來,求真的學術精神和嚴謹的學術態度始終長相左右,無非是希望以學術的規格向中文讀者介紹西洋經典,雖然其途坎坷,但也慶幸還有胸懷理想的出版人持續出我的書。我的翻譯生涯就是徘徊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邊掙扎、邊遊走、邊前進,而且是匍匐前進,不斷摸索可行的翻譯之道。這當中,妥協在所難免,《科羅諾斯》和《安蒂岡妮》的譯注就是妥協的結果:書林以前就出過我用散文從英文翻譯而來的這兩個劇本,如今根據希臘文重譯,以詩體呈現在各位的眼前,這是理想;可是這兩個劇本的譯注大幅度精簡,為的是遷就現實,唯有寄望《伊底帕斯王》的譯注所厚植的基礎可以提高其餘兩個劇本的親和力。這一點是必須向讀者說明的。

彳亍獨行翻譯道,冷眼掃瞄名利場,自有識詩者知我心,且引我譯筆在握經常縈迴腦海的三行詩,出自美國詩人佛洛斯特所寫〈沒人走的路〉:

兩條路分岔在林中,而我——
我選的一條少有人走過,
這一來結果大不相同。

大學時代第一次讀完希臘悲劇全集,我就相中一片樹林。在那片樹林,我發現在2,500 年前雅典的酒神劇場,伊底帕斯早已走出結果大不相同的一條路。